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682 lines (342 loc) · 13.6 KB

F1200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682 lines (342 loc) · 13.6 KB

比诸葛亮更聪明的男人

 

 

一)智力值

 

很多很多年以前,当哥哥还象司马师这么小的年代。哥哥特别喜欢玩《三国志》系列。

 

很多武将值参数,到现在还记忆犹新。

譬如说,诸葛亮智力值100,庞统99,司马懿98,荀彧郭嘉周瑜97,陆逊96.

 

因为游戏里面的算法,大致是101-X,所以智力值哪怕差一格。都是非常大的差距。

如果吕布和武力值91的黄忠单挑的话,很有可能一刀斩,一个回合砍死。

 

 

 

当时,哥哥最喜欢的一个打法。当然是重新整编军队。把士兵交给武力值最高的人去带。

例如说,帐下报告,陆逊满16岁了,可以参军了。智力值96.

然后你再看江东水军大都督程普,智力值88.

换掉换掉。肯定用16岁的陆逊,换掉60岁的程普。

 

 

许许多多年以后,我才知道,《三国志》是[三观极其不正]的一款游戏。

甚至可以说,从小到大,很多概念,纯粹就是被《三国志》系列带歪掉了。

 

 

譬如说,正史之中,无论你的谋略指数有多高。才华惊人。

16岁的陆逊一毕业,无论如何,都不可能取代60岁老领导的。

 

陈宫和荀彧,张昭和郝萌,哪一个智力值更高。

恐怕也不是那个算法。

 

 

正好这二天在放《军师联盟》,不如我们来讲讲这个话题。

三国之中,曹魏庙堂,谁才是最厉害的谋士?

 

 

 

二)文官

 

文官系统,远远比武将系统复杂和庞驳。

 

 

最初的时候,拿衣服总以为平定天下要靠"天下无敌的武将",对于关羽和张飞津津乐道。

随着你年龄渐长,你逐渐会发现,无论是在正史之中,还是现代国际政治,"文官"远远比武将更重要。

文武之道,永远都是"以文治武"。哪怕在乱世之中,也是如此。

 

 

小学生以为关羽,赵云,诸葛亮是天下英雄。

大学生才会知道法正,荀彧,程昱,陆逊的重要性。

而到了很后期,才会知道蒯越,崔琰,顾雍,贾逵,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大人物。

 

那么,"文官系统"到底是个怎样的东西。

 

 

 

三)谋士

 

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,"谁才是天下第一的谋士"。

诸葛亮,司马懿,还是荀彧?

这个问题的提法,本身就有问题。

 

 

因为"谋士"这个职业,他并不是一个职业。他至少可以分成五个职业。

"文官"这个兵种,他并不是一个兵种。他至少可以分成五个兵种。

 

《三国志》XI开始,有了"智力"和"政治"二项文官值。

其实这还不够。严格的文官划分,应该有五个值。

 

  • 内官

  • 外官

  • 参谋

  • 士族

  • 文士

 

让我们来逐一展开。

 

 

 

首先,让我们来看"荀彧"。

荀彧的地位极高。早期的三国志,给了他97的智力值评分。也就是仅次于传说中的"卧龙,凤雏,司马懿"。

 

荀彧是当之无愧的曹魏集团"二把手"。

其地位,类似于"萧何"。

 

每次曹操出征,留守大本营的,一定都是"荀彧"。

在曹操离开的时间内,所有的政务处理,荀彧可以获得100%全权。几乎就是代理国王。

用官场术语来讲,叫做"监国"。

 

当年汉高祖刘邦远征项羽,在荥阳成皋(虎牢关)一线和项羽僵持不下。

而这个时候,萧何坐镇关中。从容调度。

萧何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稳,或者半寸反心,刘邦早就死得不能再死,直接读档挂机了。

 

 

 

荀彧最后的官职是"尚书令"。

翻译成现代汉语,就是"总理"。

尚书令是百官之首,总领一切政务。

  如果你的人生理想是"当大官"。

步步升官,升官发财的话。那么做到"荀彧"这个位置,就算到头了。天底下再没有更大的大官。

 

可是有没有比"荀彧"更重要的官职呢,有的。

 

 

 

四)内阁

   

我们来看中国象棋。

在棋语中,车比喻城堡。马比喻骑兵。

(国际象棋的话,象比喻教宗。黑象天主教,白象新教,犬齿相交,永不相逢)

 

宰相的寓意,就是"相"。

相虽然也不出国门,防守型武器。但其重要性,却不如"士"。

 "士"是什么,士是永远也出不了九宫格的人。

 

 

 

如果我们看"军师联盟"这部电视连续剧。就十分明显。

"荀彧"是曹操手下头号大臣,是尚书令,是总理。

可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,真正遇见心腹大事,和谁商量。

郭嘉,郭奉孝。

 

 

"汉初三杰",有军功无敌的韩信,有百官之首的萧何,但排名第一的,却是张良。

张良就象是一个小尾巴一样,时刻跟在刘邦的身边。

张良就是象棋中的"士"

 

 

在真正的官场之中,分为"内廷"和"外庭"。

宰相做得再好,他始终是"外庭"。是百官之首。

今年麦子多收了一点,税赋多存了一点。这当然是好事,当然也很重要 ==>

但是和内廷相比,都是渣。

 

"国之大事,唯祀与戎"。

从来没有人说治理河道,调节税赋,征收粮食,发展商业重要。这些都是小事。

国家国力削弱5%,不会亡国。

 

 

 

内廷关心的是什么呢,其实就二条线:"王权"+"人事"。

内廷最关心的,首先是王权。

有没有人要谋反。太后和皇帝的冲突,慈禧和光绪,谁说了算。诸嗣子争位,应该如何立长。

"最高权力"才是真正重要的事。

 

 

无论是《琅琊榜》《军师联盟》,最最最紧要的部门,必是"校事府"。

翻译成现代汉语,则是国桉。

 

掌握了这个核心部门,震慑百官,才是帝王的保障。

 

 

 

"内廷"的第二个作用,则是"人事"。

我们常常有一句嘲讽的话,"你对于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"。

 

什么是真正的力量。你以为"庙堂",你以为朝堂大会,开大会议堂,是很重要的事么。一点也不。

清朝最重要的机构,是"军机处"。

 

"军机处"的意思,是皇帝绕过"外庭"。直接插手宰相的事务。

因为忙不过来,所以才有个秘书板子。圈子不大,5~6个人。

而这个圈子,才是真正说了算的地方。

 

明天发个条子,就可以任命/罢免六部尚书。

我掌握了你的人事任免权,你还有什么剩余力量呢。

 

 

 

在电视剧《军师联盟》中,第1~2集,曹操想要考验许昌百官的忠诚度。

一纸命令,就把文武百官都关到牢里去。

无论你的抬头是太尉,京兆尹(首都市长),全没有半点用处。

哪怕宰相也说不上话。

 

然后曹操还是要讨论,哪些人该抓,哪些人该放。

该抓该放该敲打,到哪一个层次。

而这些"核心心腹"的讨论层次,则限于郭嘉,曹丕,满宠等很小一个圈子。

这个圈子,才是真权力:"内廷"。

 

 

内廷的特色,有几点。

1)圈子很小。最多不超过10个人。一般6~7人。

2)纯粹以君王的私交做准则。

 

 

也就是说,你如果想读"进士",然后升官,一级一级做上去。恐怕终身无望。

"内廷"一般都是从太子府跟出来的老臣。

例如雍正一代,最著名的文武官:张廷玉,田文镜,年羹尧,全部都是四阿哥府上旧人。[1]

 

中国近代史上,著名的则是袁世凯/唐绍仪。

中华珉国第一任总理。

 

 

 

在电视剧《军师联盟》中,曹丕来找司马懿,让他入府。

这个"入府",其实就是核心小圈子的意思。就是谋主。

你看他们饮酒,也就:陈群,吴质,刘据,司马懿四人。外加一个武将曹真。[2]

 

如果曹丕顺利继位。

这个小圈子的地位,直接就是登堂拜相。大司马大将军。

而且比"宰相"荀彧更有实权。

 

你如果看《琅琊榜》的话,所谓的麒麟才子,做的也是谋主的事情。

意思就是整天算计来,算计去。到底是四皇子争宠,还是八皇子,还是十四阿哥。

 

至于土地田亩制度,科举儒学考试,农民收入调查。这些事在《琅琊榜》中,都是绝然找不到位置的。

都是外庭庶务官们做的杂事。

 

 

 

五)参谋

 

  • 内官

  • 外官

  • 参谋

  • 士族

  • 文士

 

《三国志》因为处于大争之世,所以在传统的"内廷""外庭"之外,还有第三类的文官,所谓"军事参谋"。

 

卧龙,凤雏,闻名于天下。

连环计,反间计,苦肉计,借东风,这些脍炙人口的计策,在三国演义中流传了上千年。

但是其实他们都属于"外围"的文官。

 

 

第三重的参谋,是带兵打仗的文官,献计献策的文官。"火烧连营","夜劫粮草","峡谷伏兵"。

  • 曹魏势力的荀攸,程昱

  • 袁绍手下的沮授,审配

  • 蜀汉势力的庞统,徐庶

  • 孙吴势力的吕蒙,陆抗

 

 

这些人,名义上是文官。但其实却是带兵打仗的"参谋长"。

《三国志》游戏所谓的智力值对比,也是指"参谋"交锋时才有输赢。

否则,你又怎能判断吕虔和向宠,哪一位种地更强一点。

 

 

 

六)士族

 

第四重的文官,是所谓"士族"。

 

电视剧《军师联盟》中,崔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物。

不仅曹操对他十分尊敬尊重,费劲心机求曹植娶他女儿。

而且一出手就是"六部尚书",直接就是部长级的文官。

 

而如果你看看《三国志》游戏呢。智力值68,渣。

随便找个人,放把火,能把他的粮草烧得老家都找不着。

 

 

 

为何这样一个游戏中"评分"并不高的人物,在正史,在演义中,在史学家眼中,却无比重要呢。

类似的还有顾雍,贾逵,蒯越等人。

 

请大家记住,中国一直有十九姓的说法。

关中:韦裴柳薛杨杜

侨族:王谢袁萧

江左:吴朱张顾陆

代外:元长孙宇文窦源

 

 

甚至有人说,唐代之前,这19姓囊括了中国90%的历史。

所有政治事件,90%都是由这十九家人登台而来。

 

 

这些"世家大族"才是隐藏在水底下的力量源泉。

无论你皇帝如何风光,可是你的军队,你的文官,80%的"干部"都是由这十九姓子弟担当。[3]

你说如何可以忽略士族的力量。

  

 

譬如司马家。司马家本是"河内"望族。(正史中)族人和仆奴无数。

因为司马懿是大地主,曹操才再三征召。而司马懿还可以推脱"脚伤"不去。[4]

 

当最后"高平陵之变"时,司马家以臣克君。

司马家的核心武力是什么。是三千"食粟"门客。无铠甲轻装轻步兵。想不到吧。

因此晋代以后,帝王家严禁贵族蓄养门客。

 

 

士族在《三国演义》小说中,只不过是一个名字。

但历史的实质,远远比这更复杂。

 

 

 

七)文士

 

曹操讨袁的时候,有一个叫陈琳的人,写了一篇《讨曹檄文》。骂曹操祖宗十八代都是太监,骂得十分不堪。

 

而这样的文章,只有陈琳能写。

袁绍手下虽然谋士如雨,但是田丰,沮授、审配、逢纪、荀谌,郭图、许攸、辛评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干。

对于骂娘这种事,实在兴趣不大。

 

 

我们知道,"内廷"中的,都是神仙。

外庭,都是高官

参谋,带兵大帅。

士族,清流世外。

 

这样七推八推,最后"檄文"就流落到一些文学词藻,小字辈的手中干活。

杨修杨主簿,如果出现在官渡之战中,肯定也很适合干这样的事。

 

 

相对来说,文官们都是"干活"的。

而卖弄文字,则被视为"杂耍"的。

例如郭沫沫在D内地位从来都不高,大伙都看不起他一个执笔文人。

 

虽然人家自称精通诗词歌赋,文章达练。

而且肯舍得拉下脸皮拍马屁。

 

 

 

八)结语

 

"谁是最厉害的文官",这种问题,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。你说一个人能力强,那是没用的。

 

1)内廷。内廷主要比的是,和天子的亲密度

2)外庭。主要看政绩和资历。爬升缓慢。

3)参谋,这是唯一可以迅速决出谋士优劣的渠道。

4)士族,士族靠的是血统。

5)文士,弄臣。

 

文官这个概念,本身就是五种职业,五种纬度。

因此比较谁优谁劣,谁聪明谁毁身,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。

 

 

 

相对来说,比较女演员的颜值,要更容易一些。

譬如这部戏里面,我选甄宓。

 

[email protected],2017年7月1日晚)

 

 

 

 

[[1]]李鸿章一辈子再NB,可就是没进过军机处。

[2]顺便说一句,在正史中,陈群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。影响中国历史500年。

因为在陈群手里,搞出了"九品中正制"。这直接导致了魏晋之后的贵族门阀。

[3]士族兴起的主要原因,是"垄断"教育权。一直到1949年,全国识字率不足1%

只有饱读诗书,才能做官吏,才能做高级官吏。

唐代开始科举,但是90%以上进士,仍被十九姓垄断。

宋代科举,80%进士,是三代进士。

真正的寒门崛起,要到明代以后。部分是因为蒙古人。

[4]正史中,张春华只有一段记载。说她发现有一个婢女,看见司马懿脚伤痊愈。毫不犹豫就去厨房拿了把刀,私下动手把婢女捅了。杀伐果断,杀人不眨眼。电视剧中,关于此段拍得毫不煽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