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417 lines (207 loc) · 10.4 KB

F1610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417 lines (207 loc) · 10.4 KB

自媒体那些小事 #F1610


原创: yevon_ou [水库论坛] 2018-03-17

自媒体那些小事 #F1610

 

招聘启事,第一则

 

 

一)       自媒体

 

上篇《[社会平均工资]》读者留言:

封号这种事,哥哥最怕了。咖啡御免。

[#F1590]骂的其实不是知乎,但写得太隐晦了,大家都看不懂。

 

反正会会期间,没什么可聊的。今天也懒得写楼市,我们写几行《自媒体》。

 

  • 自媒体是什么

  • 怎样写好自媒体

  • 如何靠自媒体赚钱

 

"自媒体"行业和水库正文"楼市"关联不大。但也是一条生财之路。

适合青年创业。或者捞点现金,贴补家用。

 

 

 

二)       自媒体行业

 

自媒体,我们以"微信公众号"为例。

你以为它是一个账号。其实他是一整个团队。

 

自媒体的江湖,大致可以分三档。

Lv1:        月收入200W以上

Lv2:        月收入20W

Lv3:        月收入<2W

这里面,最主要的是"内容的产出"和制作能力不同。

譬如以"直播"行业举例。

  • 你打开直播,99%是一个女孩子,发愣呆呆对着一个镜头唱歌。

  • 0.9%是小制作。四五个人,演绎一段内涵段子,冷笑话视频。

  • 0.1%是大制作。类似跑男,亚洲歌王。

 

如果你要说"收视率",或者吸金程度,肯定是有诸多明星,采访讲座等大事件,观众人数才会多。

但是"直播小妹"不是不想搞大型综艺,而是她真的没有这个实力。

 

 

对于"自媒体"行业,规则也是如此。

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快速迭代,竞争已经如此惨烈的行业。

流量高度向头部集中,最终必将寡头垄断。

 

如今,你在"朋友圈"能看到的文章,和三四年前,随随便便是条狗,就能写公众号,已经大不相同。

平庸的号,难以生存。No.3,4注定淘汰。

如果你是一个细心人,你数一下,最近你打开的微信文章。它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聚集在了二个区间;

1)80000~100000+阅读。这是头部大V

2)10000~25000,这是细分专业。

 

相对应的,自媒体已经"公司化"。

 

 

 

三)       公司化

 

咪蒙的团队,大概每个月收入300~500W。

月收入过二百的,就我接触的,至少还有《功夫财经》《果壳网》《吴晓波频道》等。

 

他们共同的特点,在这一个单薄的公众号背后,其实是一支巨大无比的团队。

  • 咪蒙35人

  • 功夫财经60人

  • 果壳+在行+在行一点120人

"宁南山"团队,没有50个人,我看根本下不来。

从选题,组织原始资料,写稿,润色,排版,后期推广,客服,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。

有严谨而森严的等级控制。

 

这么大的一个机构,动辄上百人的组织,他们的运作,其实已经类似于"报社"。

内部的组织流程,和一份报纸的"选材---编辑"没什么二样。

也就是说,这种大型的"自媒体"机构。其实最不像互联网媒体,而是象传统媒体。

只不过少了"发行"这一个步骤。

 

而互联网的特点,应该是互动而交互。再小的个体,都有自己的品牌。

这种"臃肿"的公司,就存在了被颠覆的可能。

"自媒体江湖"第二个等级,是那种阅读量在10000~25000之间的号。山野草根号。

这种账号,往往是在一个"亚社群"。在一个细分领域,有着自己的粉丝基础。

 

相应的,其人手,也简配十倍。

目前业内的标配是:

  • 二位主笔,月薪35000~50000.

  • 一个编辑

  • 一个商务

 

主笔要二人的原因,是因为一个人写不动。

假设每周2更,每个人写一篇。

即使这样的频率,对很多大V,老头子,也是无法承受的。

 

因此他们还需要"编辑"。也就是大V写一个框架。有时候甚至就仅仅是选题和主要观点。

然后"编辑"再去百度,搜集资料,润色框架,把骨肉一点点填进去。

商务是揽客,接广告的。

 

 

"自媒体"世界的第三重蚁民,是那群月收入<10000的屌丝们。

例如,知乎有一个大热贴:《做自媒体月入上万是什么样的感受?》zhihu.com/question/52656569

 

2017年11月,张一鸣宣布"千人大V"计划。

号称"今日头条"要从知乎挖1000个V,力争给到10000元/月以上,打垮知乎的流量。

哥哥看到小丑乱舞,只能说"呵呵"。

 

 

 

四)       尾部效应

 

如果你观察"公众号"的江湖,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效应。那就是"大家都没赚到什么钱"。

 

屌丝蚁民市场,那就不提了。其中绝大多数人,根本就没有任何收入。

99%的公众号作者,一年连3W元收入都没有。

 

 

而你观察"中端"市场呢。四个人一个团队。

一般这样"中型"的自媒体团队,一个月收入20W元左右。

但其实你扣一下四个人工资,办公场地,行政开支,税费,到最后也没剩多少钱。

老板为主笔打工。

 

 

真正赚钱的,是那些"大型"账户,以及头部账户。例如说,咪蒙就肯定是大赚猛赚的。

但是这件事,又有点倒因为果。因为"头部"账户,是因为他们优秀,所以才会成为头部的。你本身就是竞争的胜利者。

更何况,你现在养了这么多人,固定成本高昂。一旦风吹草动,只有亏得更惨。大有大的坏处。

 

综上所述,整个世道赚钱不易。

这也符合我们前几天写的"[尾部效应]"。因为一个市场,总有新的用户进来。一直等到最嫩的菜手赚不到钱了,市场才会均衡。

 

你能赚多少钱,不在于你从事哪个行业。而在于你领先竞争多少。

除非你一个人,干完了一整个团队的活,才能赚大钱。

 

世界上,还真是有这样的怪物。那就是"水库"。

 

 

 

五)       水库

 

2017.11.20,我们写了《[水库微信号分析2017版]》#1590,庆祝水库微信粉丝订阅超过300000.

今天是2018.03.16,我们逼近400000.

 

在过去的一年中,我们横扫了几乎所有的"地产公众号"。目前水库是地产界的超级大号,遥遥领先。

 

截至3月16日,水库的每一篇"主文",基本都有80000阅读。

最迟到6月30日,我们有信心,主文可以做到篇篇100000+

 

(注:这个标准是包括次文的。水库做不到)

 

在过去一年中,水库势不可挡。维持着高增长,高黏度,和极高的口碑度。

你"二位主笔",20W一个月行政维持费用,没用,被我们虐趴下。

你一整个团队,十几个人做地产公众号。没用,照样被我们虐趴下。

 

几乎做到了全国第一。一个人干完一整个团队的话,那么"水库团队"一共有多少人呢。

整个微信公众号,只有yevon_ou一个人。

 

所以水库很赚钱。辛苦钱。

 

 

 

六)       水库的隐患

 

水库的隐患,是我太累了。我实在太累了。

每一篇"微信"文章,保证质量,消耗的时间就是6~8小时。

 

而我同时又要维护知识星球,还有分答社区。知识星球也是每天6小时。

这意味着俺每天一"发文",当天就要工作12~14个小时。

而这样的工作强度,每隔二三天就要发一篇。全年无休。

 

可哥哥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呀。我又不是20岁刚毕业的大学生,极度指望这钱改变命运,也不用拼命来爬职场。

我的人生,难道不应该是躺在马尔代夫沙滩椅上发呆么。

 

随着俺越来越有钱,驱使哥哥拼命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昂。

因此哥哥决定:水库要招一个助理

 

划重点,划重点,原来本篇看了这么久,居然是一篇招聘帖来的。

要求也不高,[和彭蛋蛋一样能干,吃得比她少20倍就行了。]

 

这么大的二箱子看见没有,这不是给她一年,不是给她一月,是给她一周吃的。简直就是一个人肉零食粉碎机。

无论是果壳类的,还是甲壳类的,还是隐藏宝箱类的。

 

虽然彭蛋蛋做事靠谱,找笋盘用心,写文章生动又有趣(范文见次文),但实在是太能吃了。

公司养不起,只能嫁到深圳去了。

 

言归正传,水库目前有二个空缺;

1)"双主笔"中的另一位,但估计这种人招不到,不提也罢。

2)文字助理。需要

  • 有灵感,能想到话题

  • 有笔力,给出框架能写出血肉

  • 有耐心,校稿和排版

 

全职兼职均可,我甚至不需要知道你的年龄性别学历。纯线上隐匿id即可。

薪酬方面,水库只能提供非常没有竞争力的低薪酬待遇。

不过水库赚钱,不靠工资的。稍微指点一下,你懂的。

 

水库网友优先,能精通水库全套体系,术语者优先。小城市残疾人均可。

 

 

具体的报名方法是:

发送一篇500字,任何题材的文字,到:[email protected],[最有趣者最佳]。

有意者会回复,没回复就别等了。

 

 

 

[email protected],2018年3月17日子)